提要
投資 10 年會太久嗎?靠這「兩點」被動收入翻 10 倍
筆者為國立大學研究所畢業,月薪五萬,在20幾年前而言,算是不錯的收入,除了白天正職的工作,我每天晚上還在文理補習班兼職,賺1個小時約800元~1000元的鐘點費,週六週日也不例外,當時只想儘速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。
然而長期勞累導致肝功能出現問題,被迫辭掉白天工作,進行一段長時間的修養,只留下晚上補習班的教職工作,後來身體逐漸恢復,白天的時間就去學校代課,當起名符其實的「流浪教師」,沒想到因此流浪了15年…,直到2018年開始了解存股及定向信託存股出借,我才結束流浪老師的生涯!
我現在不用工作,每年靠著被動收入就可以過著不錯的生活,從20年前股息只有5萬元開始,今年2022年的股息粗估可以達到220萬元以上,而且往後還會逐年成長,我今天就要來分享我的存股故事。
2018之前我存股和大家並沒有什麼不同,逢低買入,每年存股股息從5萬增長到50萬左右,但是跟所有存股投資者一樣,碰到災難事件股票下跌怎麼辦?2018年之前的確沒有好的解決辦法,但是2018年之後,證交所放寬存股交易對象,就長期存股投資者而言~~可以把自己在短期間不會賣掉的股票借給別人,這樣可以除了原本的股息以外,還可以再多賺一筆出借的利息,算是把資產更進一步靈活運用的方式。
不過有人比較擔心,把股票借出去的話,如果這個期間,股價上漲或下跌,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損益?或是對方不還股票怎麼辦?這些算是多慮了~因為股票借出去以後,對方無論如何都是要還,期間的漲跌也都跟自己沒關係,怎麼借出就怎麼還回,而且出借人是有權利提前把股票拿回來的。
再來最重要的就是利息,借出股票的年利率,依照法定區間是在0.1%~16%都可以,這個可以自己決定、出價,部分當日沖還券借券費率7%,即日息7趴,更是可遇不可求。
舉例來說好了,我今天成功用3%的費率,借出50張股票,A投資人跟我借了30天,假設這個期間的股價都是100元,那我的收入就是:100*50,000*3%*30/365=12328元。
可是可是!因為出借股票是透過券商媒合,他們也會收取一些手續費,是借券收入的25%,而且借券收入單筆大於2萬元的話,券商會再代扣10%的所得稅。 所以很多證券公司很樂意大戶透過信託借券業務來做存股,既能提高交易量,又可以獲得新的利潤,因此存股資金越多,談下來的借券利率也會更高!
走筆至此,大家還會說我運氣好嗎?從2008年到2020年所有全球性的災難大家都有參與,所以大家運氣應該都很好吧?!那現在俄烏戰爭造成股市大跌,你是該買股票還是賣股票呢?我認為出借股票最好!因為戰爭只是短暫的,通膨則是永遠的,所以股息和借券利息長年積累,將是天文數字!
對我來說,每年股票市場只交易五天或者關閉五年,都沒關係,因為我所持有非常多的公司股權,這些公司每天都在幫我工作賺錢,我的股息不會因為股票市場沒開或者因為股價下跌而少領一塊錢,另外,透過信託借券,我完全不用擔心股價波動,到期借券利息就會到帳。
人們在承擔風險時所犯的最大錯誤,就是沒有明確的目標,很多人甘冒風險,卻從未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甚麼?沒有明確的目標的冒險最終以失敗收場居多,你必須先知道你想要甚麼?最後才能得到你想要的,如果你開車漫無目的駕駛,你最後會去哪裡?你自己也不知道!
如今國家退撫基金瀕臨破產,薪資調漲幅度遠遠不及高通膨率,房價和房租高漲,再加上醫療進步,高齡長壽世代已經來臨,年紀大,身體病痛也在所難免,養兒防老的觀念也逐漸淡化,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思考自己退休後的現金流來源,長期投資存股是一個可以思考的選項之一。
根據Yahoo在2021年做的調查,發現受訪民眾準備退休的主要壓力來源為「財富」相關管理,近7成民眾認為自己準備的退休金不足,那麼到底需要多少錢才能安心開啟退休生活?調查結果顯示,需準備1135萬元才能安心退休,然而大家都知道貨幣會越來不值錢,由於通膨的關係,現在的1135萬元到了30年後可就沒有這麼高的價值了。
目前退撫基金也瀕臨破產,將來勢必延長退休年齡,你願意工作到65歲或70歲以上嗎?複利的累積就是越早開始越好,只要你能在平均值以下的年齡提前退休,多一天就有多一天自由,所以這也就是華倫老師盡全力要鼓吹大家存股的原因了,不要當交易者,我們要當長期投資人,如果你的職業是股東,那就可以提前退休了!
人家說360行,行行出狀元,根據我個人的經驗,「存股」真的是最容易賺錢的行業呀!持有愈久,股息領得越多,加上股票出租利息,一年220萬完全沒有問題!存股數十年之後,如果你想要環遊世界或者買豪宅、買跑車,把股票賣掉還有資本利得,只要你有耐心,上述就不是夢想而已,祝福大家。
辦理信託定向借券業務,添加基金經理 line